吃三文魚「屙出」5呎長線蟲 專家:線蟲進入人體生長不會離開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9/04/16 12:01

最後更新: 2019/04/16 13:25

分享:

分享:

消委會在「元気寿司」及「魚尚」的吞拿魚和三文魚樣本發現線蟲,專家提醒線蟲進入人體便不出來。

消委會昨日(15日)公布檢測發現,「元気寿司」及「魚尚」的吞拿魚和三文魚樣本,分別發現相信是「線蟲」的寄生蟲,「元気寿司」的吞拿魚更同時有蟲卵。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梁美儀教授今日(16日)早上在電台節目表示,魚生較多出現線蟲,如進入人體後會吸收人體營養生長,不會離開,曾有一名美國人日吃三文魚「屙出」一條5呎長的線蟲。他呼籲孕婦、兒童、長者、長期病患者應避免吃魚生。

梁美儀指出,魚生較多出現線蟲這種寄生蟲,顏色由透明至淺白色不等,而線蟲剛出生時只是蟲卵般大,不能以肉眼見到,需用顯微鏡才能看到,但要視乎品種而定,有些品種成蟲後可用肉眼看到。

他續指,線蟲如進入人體,會吸收人體的營養繼續生長,不會離開,曾有一名美國人每日食三文魚,有一日腹瀉時竟「屙出」一條5呎長的線蟲,

因為不斷吸收體內營養,愈來愈肥大。

梁強調,魚生總體風險很高,輕量食用有可能引致痾嘔、發燒,再嚴重些會有敏感、皮膚紅疹,若寄生蟲在體內繁殖快,甚至會走到不同器官,例如走上腦引發腦膜炎、神智不清等,孕婦、兒童、長者、長期病患者均不宜進食。

他續說,魚生不單因有寄生蟲,亦有過濾性病毒、細菌在其中,若魚生在室溫中放置一段時間,細菌就會不斷增生,所以迴轉壽司的風險更高,

因為不在冰櫃,曝露在空氣中一段時間,衞生情況較差,短時間已可引致疾病。

對於有報道指瑪麗醫院過去2年接獲3宗相信是吃刺身後生蟲的個案,梁美儀相信數字只是冰山一角,因有市民在感到不適前都不知體內已有寄生蟲。他提醒,盡量應避免吃魚生,如需食用,需選擇可靠的餐廳,並應在店舖內即時進食,避免外賣回家。